财务家园

首页 > 投资攻略

投资攻略

实行施行,实行施行履行执行

2025-03-10 14:16:44 投资攻略

在法律与行政领域,"

实行施行,实行施行履行执行"

这一问题涉及多个层面的含义和操作。小编将深入探讨执行与施行之间的区别,以及如何通过有效的执行机制来确保法律和政策的落实。

1.执行与施行的区别

执行与施行在法律和行政实践中有着明确的区别。执行的对象通常是具体的命令、指示、任务、法令、判决等,强调对特定指令或决策的贯彻。而施行则更广泛,包括纲领、政策、计划、路线、方针、方案、决议、原则等。

2.共同实行的概念

即便没有使用“共同实行”的表述,学者们在共同正犯中使用实行行为概念,如贝尔纳(AlertFriedricherner)指出,共同正犯人必须与他人一同行为并意欲如此行为,从而犯罪通过其实行行为在与他人实行行为的结合中被引发。这一概念强调了共同行为在犯罪中的作用。

3.执行前的督促机制

建立执前督促机制,广泛推行“执行风险提示书”,强化审判部门督促履行责任。这一机制有助于提前预防和解决可能出现的执行风险,确保法律和政策的顺利实施。

4.执行申诉信访办理机制

完善执行申诉信访办理机制,要求信访案件实时录入、全程留痕,实行“有信必复”,做到“件件有回音”。2023年,全国法院有效化解执行信访3.68万件,同比上升17.09%。这一机制的建立,提高了执行工作的透明度和效率。

5.专项执行行动

2013年以来,在中央政法委领导下,每年集中开展涉***政机关执行清积专项行动,建立定期通报等长效机制。这些行动有助于集中解决突出问题,提高执行工作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6.统一法律适用标准的工作机制

完善统一法律适用标准的工作机制,使人民法院能更好地发挥审判职能,履行维护******安全、确保社会大局稳定、促进社会公平正义、保障人民安居乐业的职责使命。

7.执行干警的拘传与调解

在执行过程中,若被执行人不愿履行,执行干警可以将其拘传至院。通过几轮调解,若被执行人仍表示金额过高,可采取强制拘留措施威慑,促使被执行人最终同意履行。

8.综合行政执法改革政策的执行

综合行政执法改革政策的执行是将制度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的过程。它体现了机构重组、职责整合和编制人员划转,以及改革政策的中央统筹与地方分级推进、顶层政策口径与基层政策操作创新的有机衔接。

9.执法身份的表明

行政执法人员进行监督检查、调查取证、采取强制措施和强制执行、送达执法文书等执法活动时,要佩带或主动出示执法证件,表明执法身份。

10.新修正的民事诉讼法的实施

正确实施新修正的民事诉讼法,推进行政诉讼程序繁简分流改革、推动强制执行法立法等工作,为维护当事人合法权益提供法律制度保障。

11.交叉执行

通过指定、提级执行,将难以执行的案件交由其他法院执行,发挥“鲶鱼效应”,提高执行工作的效率和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