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造地设,天造地设的意思解释
“天造地设”这个成语,源自于古人对自然与人类智慧结合的赞美,用以形容事物完美无瑕,仿佛自然与人类共同精心打造。它不仅是对自然美景的赞誉,也蕴含了人们对和谐与平衡生活的向往。
1.成语解释
天造地设,汉语成语,拼音:tiānzàodìshè,意思是事物自然形成,合乎理想,不必再加工。
*自然形成*:这里的“自然”指的是自然界,强调事物是自然形成的,没有经过人为的干预。
合乎理想:意味着事物达到了人们心中的完美标准,符合人们的期望。
不必再加工:说明事物已经达到了极致,无需额外的修饰或改进。2.成语出处
出处:唐·田颖《问道堂后园记》:“回思向所辟诸境;几若天造地设。”
这句话描述了作者对于自己园林景观的感慨,认为园林的布局和美景仿佛是自然形成的,无需人工雕琢。
3.例句解析
例句:宋·赵佶(徽宗)《艮岳记》:“真天造地设,神谋化力,非人力所能为者。”
这句话形容了艮岳的美丽和壮观,认为这样的景观是自然形成的,超出了人力所能及的范围。
4.成语用法
成语用法:作谓语、定语、状语;含褒义
*作谓语*:例如,“这幅画的天衣无缝,堪称天造地设。”
作定语:例如,“这片湖泊的天造地设的景色,让人流连忘返。”
作状语:例如,“在这个天造地设的环境中,人们生活得非常和谐。”5.成语意义延伸
天造地设:造:制作;设:安排。指事物自然形成,合乎理想,不必再加人工。
*造*:在这里指的是天上的神仙或自然界本身的创造。设:指的是人类的智慧、劳动成果,以及社会的秩序和文明。
6.思路分析与延伸
天造地设这一概念在***文化中具有重要地位,它体现了人们对宇宙和自然的敬畏与感悟,也是对生命意义和价值的关注与思考。这一理念提醒我们要尊重自然、珍惜生命,追求和谐、平衡的生活方式。它也激励人们不断探索,创造出更多天造地设的奇迹。
例如:在阅读宋代陆游的《南园记》时,我们会发现南园的美景是山光水色自然天成,可说是天造地设的典范。
7.成语内涵
天造地设的“设”是安排的意思,因此天造地设的意思是指事物在自然和人类智慧的共同作用下,达到一种理想的状态,无需再进行人工的修饰。这种状态既包括自然景观的和谐,也包括人类社会秩序的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