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声甘州,八声甘州苏轼
2025-03-10 19:01:06 投资攻略
八声甘州:苏轼词坛的千古绝唱
八声甘州,这一词牌名,承载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源自唐代边塞曲,经过宋代的苏轼等词人发扬光大,成为词坛上一颗璀璨的明珠。小编将深入探讨八声甘州这一词牌的渊源、演变以及苏轼的代表作《八声甘州·寄参寥子》的内涵与魅力。
词牌渊源与演变
《八声甘州》的渊源可以追溯到唐代边塞曲,而其演变过程则与宋代词坛的发展密切相关。《词谱》以柳永的《八声甘州·对潇潇暮雨洒江天》为正体,双调九十七字,前后段各九句、四平韵。还有六种变体,使得这一词牌形式多样,内涵丰富。
苏轼与八声甘州
苏轼是八声甘州这一词牌的重要传承者之一。他的《八声甘州·寄参寥子》不仅展现了词人的豪放情怀,更是词坛上的千古绝唱。此词作于宋哲宗元祐六年(1091年),当时苏轼由杭州知州召为翰林学士承旨,将离杭州赴汴京时,作此词赠予与他过从甚密的僧道潜(参寥子)。
《八声甘州·寄参寥子》赏析
《八声甘州·寄参寥子》原文如下:“有情风万里卷潮来,无情送潮归。问钱塘江上,西兴浦口,几度斜晖?不用思量今古,俯仰昔人非。谁似东坡老,白首忘机。记取西湖西畔,正春山好处,空翠烟霏。算诗人相得,如我与君稀。约它年、东还海道,愿谢公雅志,西望王侯。”
此词上片写景,下片抒情,通过“有情风”与“无情送潮”的对比,表达了词人对友情的珍视和对世事变迁的感慨。下片中“不用思量今古,俯仰昔人非”更是词人超脱世俗、淡泊名利的体现。
苏轼的词坛地位
苏轼在词坛上的地位举足轻重,他对柳永的词作给予了很高的评价,并创作了众多千古名篇。《八声甘州·对潇潇暮雨洒江天》更是被传颂千古,成为词史上的丰碑。
八声甘州,这一词牌名,承载着苏轼等词人的豪放情怀与深邃思想。通过《八声甘州·寄参寥子》这一代表作,我们可以领略到苏轼词坛的千古绝唱,感受到词人独特的艺术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