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续计量,商誉的后续计量
商誉的后续计量是财务会计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它涉及到企业如何根据资产价值的变化对商誉进行重新评估。以下是关于后续计量,特别是商誉的后续计量的详细介绍。
1.后续计量的定义与目的
后续计量是指当有充分恰当的证据表明一项已被记录的项目,其价值在初始计量后出现增加或减少的变动时进行的再计量。其目的是确定该项目在资产负债表上的列示价值,确保财务报表的准确性。
2.后续计量的方法
2.1成本法
成本法是商誉后续计量的一种常用方法。按照成本法,商誉的计量基于其取得成本,在商誉取得时通过合理购买行为的交易价格确定商誉的价值,并在后续评估中持续计量商誉的价值。这种方法能够直观地反映出商誉取得的实际成本。
3.商誉后续计量的具体方法
商誉的后续计量方法取决于其类型和来源。以下是几种常见的商誉后续计量方法:
3.1实际价值法
实际价值法是指将商誉按其实际购买价格进行评估,并将其列入企业的资产清单。这种方法适用于购买时已经有商誉但尚未实现的业务。
3.2成本结合法
成本结合法是指将商誉的价值与购买时的成本相结合,并根据其实际成本进行计量。这种方法考虑了商誉的原始成本以及后续的价值变化。
4.国际通用方法与争议
国际上目前通用的商誉后续计量方法是减值测试法。有部分学者提出,利用减值测试的方法来对企业商誉的后续计量进行处理是完全可行的,不需要更改。这种方法可以让人们更好地理解企业价值的变化。
5.商誉减值存在的问题
商誉减值是指资产的可收回金额低于其账面价值。例如,当公司某项资产价值下降后,致使该项资产价值(以可收回金额计量)已低于账面价值,例如钢材市价大幅下跌导致公司库存钢材价值下降。
6.后续计量方法的争议
小编在梳理现有商誉有关文献的基础上,采用综合分析法,主要研究合并商誉的后续计量问题,试图就商誉是恢复摊销法还是保留现有的减值法提出见解。
通过以上分析,我们可以看到,商誉的后续计量是一个复杂而重要的过程,它涉及到多种方法和理论。企业需要根据自身情况选择合适的计量方法,以确保财务报表的准确性和可靠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