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肠荡气的意思,回肠荡气的意思是什么解释
2025-03-06 14:06:23 投资攻略
“回肠荡气”这一成语,源自古代文学,用以形容文章、乐曲等艺术作品极具感染力,能深深触动人的情感,让人心生激荡之感。
1.成语释义
“回肠荡气”的意思是使肝肠回旋,使心气激荡;形容文章、乐曲十分婉转动人。
2.成语拼音
汉语成语“回肠荡气”的拼音是:huíchángdàngqì。
3.成语出处
成语“回肠荡气”的出处之一为朱自清的《读〈湖畔〉诗集》中:“就令有悲哀底景闪过他们的眼前,他们坦率的心怀也能将他融和,使他再没有回肠荡气底力量。”
4.成语用法
“回肠荡气”作为一个联合式成语,可以用作谓语、定语,比喻音乐、文章感人之深。
5.近义词
与“回肠荡气”意思相近的成语有“九曲回肠”,拼音为jiǔqūhuícháng,意思是形容痛苦、忧虑、愁闷已经到了极点。
6.举例说明
在《红楼真梦》中,探春抢着来看道:“词是绝妙,只是太凄艳了。那结拍两句,真教人回肠荡气呢!”这里便生动地使用了“回肠荡气”这一成语。
7.成语演变
“回肠荡气”这一成语在历史演变中,其含义和用法也有所变化,但核心的意境——强烈的情感共鸣和艺术感染力——始终未变。
8.作品赏析
在文学作品中,“回肠荡气”往往用来形容那些具有强烈情感冲击力的篇章。如王维的《观猎》中,“风劲角弓鸣,将军猎渭城”便是以强烈的视觉和听觉冲击力,营造出一种回肠荡气的氛围。
9.日常应用
在日常生活中,“回肠荡气”这一成语也可以用来形容一些令人感慨万千的场景或经历,如一场感人的演讲、一部震撼人心的电影等。
“回肠荡气”这一成语,以其深刻的内涵和丰富的情感表达,成为汉语文学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不仅体现了汉语的优美和深邃,也反映了中华民族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追求。